福建社團理事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動

王审知故事与史料之联系

2017-2-3 10: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09| 评论: 0

摘要: 王审知故事与史料之联系 王审知字信通,一字详卿,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九月初八日。 唐末各地农民起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随王绪辗转入闽。三兄弟骁勇 善战,人称“王氏三龙”。○唐僖宗光启元年(88 ...
王审知故事与史料之联系

王审知字信通,一字详卿,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九月初八日。
唐末各地农民起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随王绪辗转入闽。三兄弟骁勇
善战,人称“王氏三龙”。○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绪率领的农民军,在王绪
自杀后,军中推举主帅,王审知让给兄长王潮,自甘为副。
光启二年丙午(886)王氏借地长乐安顿。当时长乐地属吴越国分封的钱氏后人大
地主。王氏向钱氏乞土“借地”,有条件屯军。
王审知拜剑的故事发生在长乐。一说在下洋岭,见张端彬文章。
一说拜剑故事发生在沙京。古代,沙京地名福州,又称泉州。有关史料记载王审
知拜剑故事发生在“泉州沙县”之说,是指在泉山周边水中淤起的泉州沙径地方
。所写“泉州沙县”,其实就是泉州沙京,也就是指长乐沙京。张端彬所写拜剑
故事在今长乐下洋岭,与沙京相距不远,同在今之长乐境内。
王氏农民武装拜剑之后,福州里一带乡彦挽留王部。说得吴越在长乐地方诸侯后
人钱氏(钱侯府邸在今长乐鹤上侯厝庄)同意,许可王氏部队有条件驻留长乐。
为了解决粮草,部队分散居住在长乐比较陡峭的山地,因为陡峭的山地没有原住
民耕种,任凭部队屯垦,不致与民争地而激起民怨。这就是王审知“亦农亦兵,
且耕且战”的军事智慧的体现。董奉山、闽山岭、大寨山、筹峰、青兰圃、罗城
、白田,都有王部屯垦过的地方。玉田王征岭、老鸦磹一带尚留当年屯垦陈迹:
在40度左右陡坡砌筑一人多高的乱石护坡,只能得到一米多宽的一行旱地,播种
玉米高粱之类旱作物,那时番薯尚未引入中国。1980年笔者实地考察王征岭屯垦
遗迹,听福清桃洋村老人述说王审知披荆斩棘,累石砌造园地,自给自足,为唐
帝国守藩,保一方平安的故事。这可以想见当年的艰苦卓绝。董奉山等处也依稀
可见这样的形迹。王审知屯垦的地方就连20世纪“五九、六一”饥荒时期也没人
去复垦栽番薯,可见立地条件之恶劣,也可以从侧面证明王审知在长乐守藩廿九
年期间军纪之严,爱民之殷。整座董奉山是主要屯营之一,至今留下的地名,有
的就与当年故事有关,如阜屿附近的上营、下营,董奉山主峰附近的王壑溪、王
。青山下王氏先人再甦公及子孙从芝山始迁三溪、王道,定居青山之时就是择居
在先王奋斗过的地方,遂称“前王”村。青山王氏后人再迁徙别处,也把“前王
”地名带走,以“前王”命名迁居地,以纪念长乐青山祖居地。
光靠屯垦远远不敷日益浩繁的军需。手中掌握兵权的节度使何曾不想增加徭役税
赋呢!只是害怕长乐农民反抗,更不敢与钱氏分收田赋。军需收支矛盾日益加剧
,如何解决?“财政大臣”榷货使张睦(长乐福州里人)建议开凿黄岐澳(也写
黄崎澳),疏通甘棠港航道,便利水上交通,招徕东南亚商船驻泊炉峰山,径抵
长乐北乡贸易。长乐西有太平港,东有新宁澳与甘棠港,在港口设衙抽润收税,
既带来民利,又满足军需。这是张睦为王审知立的一大功勋。
可是,今人没有把握住“王审知守藩廿九载的根据地在长乐”这条历史主线,所
以有的人至今找不到王审知借以扩充军用的财源宝港“黄岐澳”“甘棠港”的位
置。有的说到连江黄岐澳或福安甘棠港,因为在今人耳目中,连江黄岐澳比长乐
黄岐澳出名百倍。其实,引东南亚商船来闽交易无须绕道连江,这个常识一语道
破。可惜长乐人也很少人知道千年之前长乐有这么一个响亮的地名。长乐黄岐澳
不但在闽国时期光芒四射,这个历史关键地名还一直被官方沿用到清代。
今天文岭镇石壁村布洲(“布洲”一词见梅花志,也以谐音称铺州)海岸一处悬
崖峭壁之上,镌刻着乾隆二十六年(1761)七月二十二日知县贺世骏定界勘语《
黄岐澳网位定界岩刻》(标题彤加,岩刻全文见《回馈》P22),可认298字,出
现黄岐、黄岐澳地名二处。
长乐黄岐澳地名的真实性毋庸置疑。此方崖刻不止是长乐人而且是八闽儿女以及
全世界热心闽国史研究者难得的稀世文物。建议有权机关尽快列入文物保护,以
防急功近利者滥采破坏。
那么甘棠港地名是如何消失的呢?早在隋朝,长乐北乡就有“陈塘港”的名称。
南宋末年,长乐出一位民族英雄状元陈文龙,他倡导乡亲疏浚的港道包括甘棠港
。后人纪念这位宋室忠烈,便把经他疏浚过的港道统称“陈塘港”。他身后至今
八百多年,陈塘港名字耳熟能详,甘棠港名称使用机率日趋减少,渐近于零。甘
棠港作为港名虽然很难听到,但甘棠港简称为“甘棠”却成为炉峰山下新兴商贸
重镇的美名,“甘棠”就是“甘墩”的前身称呼。墩,在水乡泽国被广泛用于称
呼高地或村居,民间熟悉“墩”“垱”此类地名,甘棠自然容易被“甘墩”取代
。所谓甘墩就是全国闻名的“中国金峰”。
为王审知凿通黄岐澳口的功臣便是张睦。张睦领导的民工是怎样开凿爆破那坚硬
的岩礁,付出怎样的代价,此中有哪些愚公移山般的动人事迹?正史未见记载。
说书人把开通黄岐澳作为神话传说。
2001年福建出版社出版王榕春主编的《千年走闽越》P59“画面,闽江畔。解说:
王审知治闽的第三大功绩是大兴贸易。由于王审知励精图治,使福建的经济发展
很快,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也不断扩大,当时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商人都与
福建有交往。王审知还开辟了福建著名的对外港口甘棠港,就是现在的连江黄岐
半岛。从海外舶来的物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高丽的僧人还来过福建
敬献罗汉佛像、宝剑。海外贸易使福建国库充盈,民用富足”。文中直指甘棠港
为连江黄岐澳。
王氏守藩时期,鼓励百姓筑塘防洪插枝淤地造田。当时福唐沿海农民构筑海塘,
防止海潮侵害,扩大田地。兵民联手疏浚西湖四十里,“灌溉民田无算”。瀛洲
两岸百姓“插枝”促淤造地,后人在瀛洲地方建造白马王庙纪念白马三郎王审知
,每年农历正月廿二“清净街衢,迎神巡游,保境安民”。至今长乐有些乡村还
流传诗歌:“拜剑开基一世雄,千秋庙食亦崇隆。瀛洲花月春江夜,来赛三郎社
火红”。瀛洲“迎白马王”民间活动,逐渐延及沿江沿海各县地。可是由于兵灾
人祸,古庙屡废屡兴,原为奉祀王审知的白马王庙有的被改为“杀除鳝怪,灭妖
利民”的白马王庙。这也无妨,各有民间信仰意义罢了。
天复元年(901)八月开始,军民在沙京修海塘,后人纪念王氏倡导组织助建之功
,遂称沙京海塘为“三司塘”〔注1〕。因为光化二年(899)十二月,授王审知
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检校右仆射三司发军节度观察处置使。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从此为北方“中央”政权守藩二十
九载,驻师区域以长乐为辐射中心。○乾宁四年,王潮卒,王审知立。○光化元
年(898)十月授王审知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兵马副大使。○光化二年十二
月授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检校右僕射兼三司发军节度观察处置使。修光禄城
。倡筑沙京海塘【在参知塘(也写三司塘)偏向沙京一里许】后人纪念王氏称“
三司塘”。
王审知初受威武军节度使,辕门有设吴航芝山,军门前列钦赐武库戟十二枝。后
人称为“角銮”仪仗。角銮相对于“全銮”“半銮”而言,全銮仪仗72枝是帝王
的排驾规制,半銮仪仗36枝是千岁的排场,12枝至18支角銮,是公侯等级的仪仗
。
天复元年(901)八月诏:特进检校司徒右仆射,太保开国公,赐武库戟十二枝,
列于军门(芝山南麓武官衙门前)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四月诏加开府使,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郎邪王。
始在芝山武官衙门之西设府城。
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一说920年升大都
督府,府治在长乐郡,遗址在今吴航镇东隅道头溪至汾阳境)
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部将有人进表劝他称帝,谋划在五峰龙
泉山一带拓建皇都,改地名沙堤为沙京。有人谏议。最后还是采纳张睦等贤人建
议,“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拥护北方“中央”朝廷,维护统一,
不与之分庭抗礼。因此,沙堤一度被称“沙京”,旋即改称沙径【注2】。
后唐同光三年(925)进封闽王。当年十二月十二日(有记初二日)病逝,享年六
十四岁。从乾宁三年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至此前,王氏为唐、后梁、后唐三朝代
守藩二十九载。虽然909年就受后梁封号,仍是为北方政权“守藩”以求得偏安一
隅,保境安民。
天成元年(926)谥忠懿。原葬长乐莲花山下凤池(福湖)旁,麒麟山下胭脂墓,
葬王审知女儿。《闽都别记》称为闽县灵岫乡凤池山。长兴三年(932)从长乐凤
池“王陵”移葬今之福州莲花峰北建宣陵(1981年重修)。长兴四年(933)追谥
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祠在庆城寺右。长乐仅留“前王陵”之地名;至今,连
这地名也鲜为人知。勾沉史料,任重道远,文史课题研究不尽,同志仍须不懈努
力。
后晋开运三年丙午(946)闽国亡于王延政(王审知已卒21年)。光启二年丙午(
886),至此又丙午,闽亡〔注3〕。民谚“大王骑马来,骑马去”(丙午马年,
“骑马”指马年,当年来时是流亡逃难人口)成为民间对这段历史的小结。长乐
白马王庙〔注4〕特多,与纪念王审知有关。

〔注1〕南宋,高应松十九岁中举之后,在家乡挖七星井,倡导乡亲在鸡角磹修海
塘抵挡咸潮。明洪武十四年敕建枢密第,明崇祯知县夏允彝给高应松、杨梦斗送
“宋室忠烈”匾,有明一代,持续褒扬陈文龙、杨梦斗、高应松、江田陈公荣一
门三忠的忠君爱民,民间又称高应松倡修的鸡角磹海塘为“参知塘”,因为高应
松官居参知政事。“参”字酷似“叁”,读与写都易混同于早年王审知在沙京倡
修的三司塘,所以“参知塘”的名字鲜有人知。今人称“三司塘”。因谐音写“
三祠堂”出现错字,“祠”为“司”之误。明天启间,陈长祚修塘亦传为佳话。

〔注2〕沙京、沙径,闽音同“沙县”。为什么闽王史料有“泉州沙县”之怪称呢
?除了谐音之故,又因为最早“泉州”之名出处在今长乐沙京;尽管圣历二年(
699)武荣州改称泉州(今之泉州),但长乐人仍以老泉州自居,泉州“旧州厅”
古遗址遗迹尚存;长乐人别称武荣州所改南泉州为“下泉州”。所以“长乐沙京
”又容易被误称为“泉州沙县”。

【注3】○建立闽国是在“残唐五代”时期,五代指后梁(907-923)、后唐(92
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五代时期割
据之十国如表:

〔注4〕白马王庙。白马,古以白马为盟誓或祭祀时之牺牲供品。汉明帝时(58-
75)摩腾竺法兰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于河南省洛阳县东鸿胪寺,遂取鸿胪
寺创置藏经的僧寺“白马寺”,为僧寺之始。长乐是王氏守藩廿九载的根据地,
王审知在同胞兄弟中排行第三,爱骑白马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民众尊称其“白马
三郎”。后人建庙纪念称“白马王庙”或“白马将军庙”。但有的地方因为神棍
上神谎报是鳝溪杀鳝除妖灭怪的白马三太子,民间信奉场所也叫白马王庙,所以
两种不同的“白马王庙”混淆起来了。杀鳝除妖灭怪的白马三太子故事发生在闽
侯县鳝溪;白马三郎王审知守藩廿九载的根据地以今之长乐市为中心,长乐诸多
白马王庙的原祀意义更多确是纪念王审知。

高宇彤    2003年7月1日第一稿,2006年3月26日第二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小黑屋|Archiver|福建社團理事會

GMT+8, 2024-11-21 19:14 , Processed in 0.1538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