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柴井范氏源长乐
长乐古槐范氏历史悠久
长乐古槐范氏至迟可溯至南宋。○“世居槐里,较他姓更为长远。故老传云,三
迁始有今宅。初由下边园迁中厝,中厝即今之龙头园。又由中厝迁祖宅。祖宅在
(古槐)唐宋旧城,门有铭,厅有阶级,前后十一柱。左右凤凰展翅,中堂穿廊
有天井。想创宅时世系已蕃。元代兵荒散亡,不可稽。○故广居公求谱序于大尹
良予公手稿,并龙溪伯祖修谱,俱以公应公为始祖,从其所可知也”。(见《古
槐范氏族谱》历代行实一世祖公应公)
对上述文字,结合乡情作粗浅考究:①现存范氏族谱,已不是元代兵荒散亡之前
(且称前范)的旧谱;而是(后范)广居公所修。广居公修谱是在大明正统丙寅
年(1446)前后(见陈京《古槐范氏族谱序》)。长乐元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特别至正年间(1341——1367)更是“元末兵荒”时期,距广居公修谱相去近百
年。②广居公即范淳仁,字孟德,精道学,能诗,乡间尊称“广居先生”。娶本
里高楼陈大□女,生一女范顺,适筼亩村高海;继娶县中“国佐”陈氏,生三男
一女:天济、天爵、天申;女淑,适坦村生员游公望。与妣合葬鹹糊坑大墓,坟
坐未向丑。③广居公修谱时,只溯知至高祖公应公,再前不知。只好树公应公为
一世祖,公应生于元代。“古槐范氏”断自公应,其实只可视为“后范”。“前
范”因“元代兵荒散亡,不可稽”。④范氏世居槐里,“较他姓更为长远”,当
指“前范”。古槐范氏与古槐河阳石氏,共同奉祀的社禝神祠即土谷神祠就是“
龙溪境”。石范两姓乡亲历来睦邻友好。石姓乡亲有识之士公认范姓更早卜居古
槐。据石金秋君编纂《河阳石氏族谱》记载,古槐石氏本支祖推自南宋运使德成
石公,德成公因官为家,定居古槐。那么,范氏先人当在南宋德成公之前卜居古
槐。这与“范氏”三迁始有今宅的记载与地缘实证相符。保守推定,长乐古槐范
氏可溯至北宋末南宋初。
前范史料毁失的原因,另有一种说法,归咎于白莲教之役。
当然,古槐作为闽中早期繁荣的热土,是新宁县设治前后的闽中政治中心和早期
福州港之一,比石姓、范姓更早卜居的姓氏多多。已知有董、林、萧、莫、周、
吴、马等诸多姓氏。
福城柴井范氏源长乐
古槐范氏(后范)以公应为一世,递传至十三世讳绳韩公从古槐迁福州(彤:时
间约在康熙初)。十八世彦臣公始置房产于福城柴井街(清末),又经其长子伯
衍扩置,遂使范氏旅省宗亲聚族而居。置业历经四代之后,1953年,建设福建省
公安厅大院,柴井街范氏祖地被征用。
绳韩公寓居福州,但在古槐家乡仍有房屋与田产。至彦臣公父子于柴井街置产,
居省城宗亲与古槐祖居地宗亲联系依然密切,庆吊互通,家祭必归,城乡物品交
流更是频繁。1960年代,福州柴井宗亲范季威为修支谱经常来往古槐范家。1995
年4月,福州范志庆将联系到的柴井范氏宗亲辑成《福州柴井范氏族亲通讯录》,
前言叙及吾宗“自山西高平迁居来闽为侯官人”。此处“侯官”当指长乐古槐,
而非别处。
古槐范氏(后范)历次修谱
自广居公至彦臣公,经历次修辑,范氏族谱体例完备,明代以降行实记录资料丰
富,全谱装订一册,手抄本,约大拇指厚,页码未知。○1964年被福州柴井退休
技术干部范季威拆散,由他个人主观分析,他认为封资修的和违背当时阶段斗争
时代精神的内容,一概予以剔除,与现居古槐和福州的时人无直接联系的他认为
“无用”的资料予以剔除。交还古槐时,只剩下“元珠笔芯”厚的27码散页。范
季威的“极左手术”原则,从其《凡例》和注文可见一斑。(1)凡例:①名录只
写历代祖名及事略。②宗支图五世一提,明五服之义,自五世而九世再提,则九
族备矣,循此推衍,以便稽考。③宗支图明血缘关系及便于称呼。④古人作谱附
有条例,今是新社会,对原谱中的封建条例一概删去不抄。⑤作为名录,专为族
间儿孙易于联系,“别无他意”。(2)1964年10月季威为‘两序’注(见文末)
。○不管说得如何“有理”,把拇指厚的原谱拿去,只交还箸尾薄的27码,这种
“手术”对存史则是大忌。所以季威不堪称“修谱”,是自毁文化现象,其贡献
在于使后人吸取教训。使人明白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自毁文化多种形式之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