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天后?湄洲祖庙?仙岐天妃宫
长乐人民与莆田人民在修筑木兰陂中结下无比深厚的兄弟情谊,妈祖信仰也早在宋初传到长乐。长乐人 民在妈祖文化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今人纪念妈祖,特别需要宣扬妈祖精神所体现的舍生忘死、乐于 助人、救苦救难、护国佑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顺应台湾及世界妈祖信仰者朝圣心理和休闲度假需求, 依托和借鉴湄州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保护整理和开发有关旅游资源加以科学规划和配套建设。以仙岐天后 宫为主景,建成省内第二个妈祖文化旅游圣地。 (一) 妈祖天后,俗名林默,莆田忠门贤良港人,乃唐邵州刺史林蕴之七世孙女。父都巡林惟悫,生一男六女, 天后最少。“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廿三日方夕,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室中,晶辉夺目,异香不散,即诞后 于寝室。始生弥月不闻啼声,因名默。幼聪颖,不类诸女。八岁从塾师训,悉解文义。十岁喜净几焚香诵经 礼佛,朝暮未赏少懈。十三岁时有老道士元通者来往其家,见后喜曰:若具佛性,得渡入正果。乃授以‘玄 微秘法’,后悉悟要典。十六岁窥井得符,遂通灵变化,常驾云飞渡大海,驱邪救世,屡显神异,众号‘通玄 灵女’。越十二载,道成,白日飞升,时二十八岁,宋雍熙四年丁亥秋九月重九日也”。“后历朝威灵屡显,护 国佑民,立庙春秋祭典。雍正十一年诏各省府州县,春秋二祭,动用正项钱粮。乾隆二十二年,诏普天行三 跪九叩礼。” 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曰:“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之神,威灵布于钜海,功德 著于太常…”。 长乐市天妃灵应之记碑记载郑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今七次, 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於烟霞缥 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 也。神之灵固尝著于昔时,而盛显於当代,溟渤之间,或遇风涛,即有神灯烛於帆樯,灵光一临,则变险为 夷,虽在颠连,亦保无虞。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 赖者,皆神之赐也。神之感应,未易殚举。昔尝奏请于朝,纪德太常,建宫于南京龙江之上,永传祀典,钦 蒙御制记文以彰灵贶…。然神之灵无往不在…”。于是郑和于永乐十年奏建长乐南山天妃行宫以为官军祈报之 所,树《天妃灵应之记》碑,“用著神之德”。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收复祖国神圣领土台湾。从征将士笃信海神妈祖,每只船上供奉神像或 香火。郑成功率战船从金门料罗湾放洋,先到澎湖登岸祭天妃毕继续东进。当时荷兰侵略军首领揆一等人驻 在安平、赤嵌,我师必须从鹿耳门港登岸进攻。这里本来泥沙淤积,加上揆一在此沉下许多废船布防,大船 极难进攻。郑成功选择大潮汛期,进港前在船上设置香案,冠带叩祝,祈求妈祖“助潮”。这天果然潮水“加涨 丈余”,郑成功战舰顺利进港,登岸列阵,次日攻克赤嵌城,包围安平,迫使侵略者投降,台湾宝岛回到祖国 怀抱。为纪念妈祖助潮收复台湾,康熙七年,安平镇的荷兰教堂改建为天妃宫。 自宋以降,历朝皇帝根据妈祖“护国庇民的神迹”加封28次,封号由“夫人”递晋为“圣妃”“天妃”“天后”。 在民间,妈祖信仰先在台湾海峡两岸渔民和商舟中普及。郑和船队把妈祖信仰传播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