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乐与“航”结缘
长乐自古是造船航海基地。战国吴王夫差、三国东吴、郑和下西洋,都在此造船。战国时长乐木船制造 就采用“榫连合并和钉灰”加固法,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新技术。《八闽通志·卷之四》:“太平港在县西隅, 吴王夫差尝于此造战舰,即古吴航头也。”地理位置看,闽西北“绿色金库”所产木材,从白龙江、乌龙江顺流 而下,直灌上洞江口,从岱边至吴航头,雍容大度地成为闽江下游最大的木材坞。长乐既是最大的贮木场, 木材当然便宜,本地风水林便得以完整保护。古代长乐林相苍郁,古木参天。日本侵略军入侵长乐,滥砍滥 伐,林相大破。然而“公社化”前,上店村车馆,岐阳村薛厝山等地,尚有胸径3米的大油杉,胸径一二米的 大树比比皆是。二刘村在挖泥炭土积肥时发现,地下积压着直径二米左右的樟木,年轮依稀可辨,露风就腐 烂,只可做有机肥。还发现地下成片压着厚厚一层陶缸瓷器残片,夹杂碇索、船板、牡蛎壳,当地群众疑是 船坞、陶窑或码头货栈遗址。至今二刘晦翁岩尚保留数百亩古代森林。长乐古代造船大坞分布沿江沿海各处。 古槐玉峰林氏就有造船世家,古县港道淤塞之后举族迁吴航“水涧”之下,船坞地点即胜德街至奎桥一带,林 家造船世代相承至解放初期。古代潭头白岩船坞即今潭头造船厂前身。
长乐是航海名邦。长乐在唐代就有华侨远涉重洋,宋代海上贸易频繁,长乐人较早掌握航海技术。如: 风帆使用技术高超,擅长“抠向”,能够利用后侧风、前侧风,以“之”字形航行;长乐海船装有腰舵,可使船 只在前进时减少阻力,增强航船稳定性;桅顶装风标,用以观测风力风向,看风使舵;利用牵星板、天文钟 与罗盘指向结合,互为校正,把握航向。北宋时,福建人苏颂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在福 建沿海首先试验、改进、推广,用其观察星座,判明方向,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由于长乐兼有地理条件、 航海技术、造船历史悠久等优势,郑和下西洋时成为工部直属造船巨坞之一。
在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人们看到只是宝船的模型。实际宝船长宽126米×56米,楠木骨架装9桅12帆, 四层船楼,多层密封,排水1.48万吨,载重7000吨。这类宝船36艘。还制造马船(8桅,船长 37丈×船 宽18丈)、粮船(7桅,28丈×12丈)、坐船(6桅,24丈×9.4丈)、战船(5桅,18丈×6.8丈)。
郑和庞大的船队必须有基地,长乐太平港是三十多年间郑和船队即国家海军的基地,各时期船只少则 数十艘,多则一百多艘,并不只出发前集结。如此船队及其基地在当时世界是一流的。长乐应该注意保全 相关遗迹。在长乐机器厂、鸭母楼、里仁、西区建设中,经常挖出碇索等物,无疑此处原是水波粼粼的泊位, 渐被岁月的淤泥填塞,可惜没有进一步研究和保全。原长乐市政协副主席林道球回忆1960年代在唐县鼻建设 水闸清基时挖出大锭腐铁、棕绳、篾缆、船材等,还有活的单脚蛏。唐县鼻(长限鼻)又名锚舰山,旧有 妈祖庙,已圮。长乐应注意郑和史迹的研究、发现、考订、复原。比如太监楼,我辈有人眼见四扇三间双层 遗屋,俗称“乞吃楼下”,可惜当时文物意识淡薄,没有原址复原;如保全至今,当是稀世文物;像这样重点 文物,应该在专家指导下重建。郑和开凿的天妃井也是被我辈填塞,井栏尚存,移在上巷,天妃井更易恢复。 “辕门前”也易恢复。长乐在建筑清基和钻探中,应注意古船场遗址遗物的考古发掘和成果保护利用,为研究 中国东南沿海古代民族造船史和航海史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纺织品是长乐古代“外贸”商品之一。长乐纺织业西晋时就相当普及。罗联一带漫山遍野生长苎麻,麻未 沤制者曰“焦”;为使纤维高产优质,冬季复盖稿杆于麻茬烧炼补充钾肥,遍地焦黑。焦岭以此得名。晋代以 来长乐盛产麻布,俗称荠布或夏布,古谚“长乐荠布胜南京白绫”。长乐梅花一带盛产吉贝布,即木棉布。宋 至清代,长乐棉纱纺织和绢织十分普及。民间遗留各式纺织机、缫车、辗石、靛楻,今虽成文物,可以说明 古代长乐男耕女织习以为常。今日长乐成为纺织之乡也是历史发展的继承。
长乐造船业带动铁工、铸锻、制帆、打索等行业的发展,古槐的感恩、下村等便是著名的铸铁锻打之乡。 长乐陶器生产历史悠久,各式陶缸为腌制和装运肉品、蛋品、蔬菜、海鲜提供便利。长乐鱼米之乡,物产丰 富,名不虚传。弘治《长乐县志·贡赋》列有四十多个品种。闽江口丰富的物产为郑和下西洋选择长乐为驻师 及造船基地增益保障条件。目前,这方面的文物考究、发掘收集保全工作远远不够,有待重视和加强。 |